全國放魚日,珠海3120萬尾魚蝦苗游入大海!
發布時間:
2023-06-06
時值芒種,正是魚類生長繁殖的好時節。6月6日是“全國放魚日”,珠海市2023年“全國放魚日”增殖放流活動在洪灣中心漁港啟動。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相關單位組織開展了此次增殖放流活動,放流黑鯛魚苗60萬尾、黃鰭鯛魚苗60萬尾、斑節蝦苗3000萬尾,共計有3120萬尾魚蝦苗回歸大海。
上午10時許,一艘海監船開至磨刀門水域。海面上下起了大雨,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工作人員的熱情。記者在船頭看到,市農業農村局、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工作人員將一盆盆活蹦亂跳的魚苗、一袋袋斑節蝦苗倒入大海,隨著陣陣水花濺起,魚蝦苗流歡快地游入大海,為磨刀門水域增添了生機與活力。
本次活動魚蝦苗的提供方是珠海長豐水產種苗科技有限公司。該公司負責人葉振彪介紹說,近兩年珠海“全國放魚日”活動的魚蝦苗都是該公司提供的,由于黑鯛魚、黃鰭鯛魚等魚蝦苗比較適合珠海海域生長,對水質要求也不高,屬于比較經濟且適合放流的品種。近兩年珠海“全國放魚日”增殖放流活動放流的都是這幾個品種的魚蝦苗。
近年來,珠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,把水生生物保護擺在突出位置,大力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,強化珍稀瀕危物種保護,嚴格落實休禁漁制度,規范有序推進海洋牧場建設,全力推進漁業綠色發展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投入增殖放流資金2270.54萬元,累計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超過5.4億尾,對我市近岸漁業資源養護、轉變漁業增長方式、實現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作用。
“水生生物資源是水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人類重要的食物蛋白來源和漁業發展的物質基礎。養護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資源,對于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、維護國家生態安全、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。”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接下來,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通過不斷加大海洋牧場建設力度,健全增殖放流制度機制,我市漁業資源養護工作必將再上一個新臺階,漁業經濟必將再創新輝煌。
更多新聞
2023-06-06